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召开“加强卡基市场建设 完善卡基生态”座谈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我国银行卡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成熟产业链,对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银行卡产业发展步入转型关键期,需要全面深入剖析产业发展情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卡基市场建设,完善卡基产业生态,打通产业发展堵点难点,不断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服务便利性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银行卡是国际通用的支付方式,推进卡基市场建设是对接国际、弥合国内外支付习惯差异的重要抓手。
会议要求,银行卡产业各方要主动担当作为,细化工作举措,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场所,加大资源投入,完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深化发卡、收单、转接清算各环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银行卡产业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统筹做好风险防控与服务优化,促进银行卡市场规范发展。
我国银行卡市场如何再上台阶?在上述座谈会上,部分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和银行卡组织负责人介绍了工作情况和下阶段工作重点。
商业银行积极部署
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机场口岸、酒店、景区、购物、餐饮等场景,加强外卡受理环境建设,创新境外来华人士扫码支付产品,协同做好ATM和网点柜面外卡取现服务,满足境外来华人士多元支付服务需求。推进便捷化、移动化的卡基交易方式应用,例如拓展手机Pay等非接触式支付。
农业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银行卡受理方面,将加快拓展重点存量商户外卡受理,开展重点商户名单制营销,提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外卡商户受理覆盖率至90%以上,同时做好收银员培训和商户服务日常维护。银行卡用户服务方面,将研究推进支付服务创新,满足手机Pay、扫码支付、银行卡多元化需求。
中国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联动中银香港、澳门子行和新加坡分行等重点海外区域,与银联国际深化合作,大规模改善与优化线下刷卡、非接触式支付受理环境。
建设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已经与银联共同推出龙卡旅行通卡产品,并支持绑定移动支付,满足境外客户日常支付需求。
交通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交行100%的ATM具备受理外卡取现能力,已开通外卡受理功能的商户均支持维萨、万事达、美国运通、JCB、大来等五大卡组织外币卡受理。
邮储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决策部署,努力为城乡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安全、便捷、实惠的支付服务体验。一是与银联等合作,对现有收单商户布放或改造卡、码、PAY合一的收单POS,加强对商户和收银员的宣传培训;二是通过“一县一商场”等活动,在城乡区域与部分食、住、行、购、娱、游等优质商户合作,为持卡人使用拍卡、手机PAY等非接触式支付给予优惠,培育用户使用非接触式支付的习惯,推广多元化的支付方式。
银行卡组织稳步推进
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俊峰表示,银联已成为全球发卡量、交易量最大的银行卡组织,未来还将从四方面入手推动银行卡市场发展。
一是聚焦重点场景完善卡基受理环境。在人民银行指导下,银联策划启动了“锦绣行动2024”,银联率先投入30亿元,联合商业银行、收单机构等产业各方,将资金用于餐饮、文旅、宾馆等重点场景布放受理终端、张贴受理标识、宣传推广等,大规模改造与优化卡基线下受理环境。“锦绣行动”将覆盖2024年全年,并延续到2025年,在北上广深等41个重点城市,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8类重点场景规模以上的商户,力争3-6个月银行卡受理取得实质性提升。
二是聚焦不同客群,优化针对性卡产品。围绕“五篇大文章”做好政策性、特色卡产品的建设和升级,积极探索主题卡发行及配套权益营销。研究年轻客群、跨境商旅客群、双标卡客群等消费特征开展针对性卡产品创新。结合新业态、新消费趋势,聚焦重点场景,组织拓展更多受持卡人欢迎的银联卡权益服务。
三是聚焦数字化,提升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加快推动银联卡的数字化。针对优势流量场景,推动商业银行与手机厂商、穿戴式设备、物联网设备厂商、互联网流量平台等合作,试点发行新型实体卡和数字银行卡产品。另一方面加快实现银行卡业态与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加快核心清算系统智能化、云化升级,持续提升数据服务能力、智能风控和全景风险监测服务能力。
四是聚焦产业合作,共同打造包容、便利的支付生态环境。在人民银行指导下,银联将持续加强与手机厂商,支付宝、微信等头部支付机构,维萨、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以及境外钱包方合作,共同打造互联互通、各种支付方式兼容发展的受理环境,提升境内外用户的支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