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的上涨还刷新了经济学术领域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关联度的认知。此前,但凡谈及日本经济,总是和通货紧缩、家电汽车品牌全球性败退、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日元贬值、被挤出全球前三大经济体相关联。我们看看日本过去十一年的GDP增速,2012—2022年,日本GDP增速分别是1.37%、2.01%、0.3%、1.22%、0.52%、1.7%、0.7%、0.7%、-4.8%、1.7%和1.1%。正是因为经济增速不高,日元长期表现乏力,日本的GDP总量在2023年被挤出了全球前三,让位给了德国。与此同时,曾经引以为傲的汽车、家电在全球竞争中似乎也节节败退,特别是家电、手机、汽车在全球品牌前十排名中几乎难见踪影。
如此看来,日本经济确实不太乐观,但日本股市却在创造奇迹。一般来说,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资本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虽然股市表现可能有所偏离,但基本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正相关,而且资本市场还会提前反映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人说,日本经济虽然这么多年增速缓慢,但日本股市却为其挽回了不少颜面,至少从股市表现看,日本经济还有很大的弹性。
资本市场是信心市场,股市涨跌更多反映的是心理预期。日本经济虽然纸面数据确实不怎么好看,但实际情况从股市表现中可见端倪。实际上,日本央行的态度决定了资本市场的走向,日本央行从2010年开始,通过购买指数ETF来实现刺激经济的目标,成为日经指数上涨的坚强后盾。2012年日本央行买入ETF的额度是1.6万亿日元,2015年提高到3万亿日元,2017年提升至6万亿日元,2020年增加至12万亿日元并维持到目前。截至去年3月,日本央行披露持仓ETF的总市值高达53万亿日元,约合3700亿美元,相当于2.6万亿人民币。这也充分说明资本市场的上涨其实更多与流动性有关,只要有充足的流动性支撑,上涨似乎没有任何障碍。
资本市场不是单纯的虚拟经济,而是虚实结合,通过市场配置为实体经济导流,通过价格发现为优秀企业助力。很多人认为日本经济不行了,其实这是一叶障目。要知道,即便日本的GDP总量增长长期停滞,但日本的研发经费占日本GDP的比重还保持全球第一,日本的核心技术专利数量也居全球第一。虽然英特尔、英伟达和微软等科技巨头都不是日本的企业,但日本却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52%的份额,占全球芯片材料市场30%以上的份额。日本的数控设备精度控制技术、纳发科的机器人技术都是全球顶尖的。对于很多知名日本企业来说,只是转移了主战场而已,如东芝虽然不再生产家电了,但其核电技术全球领先;富士不再生产胶片了,但其在医药领域的成就全球瞩目;丰田也许不再是传统燃油车的扛把子,但其氢能源汽车技术全球无人能敌……这些其实都是日本股市上涨的重要基石,这点和美国股市上涨的原因比较类似,优秀的公司往往正是股市的领头羊。
日本央行敢于大量买入指数ETF,就是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信心,就是为了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成功转型,就是让全球资本在日本股市实现价格发现。如果日本股市长期下跌,那全球的流动性会不会去投资日本股市呢?会不会去研究日本企业的投资价值呢?可能大多会选择远离。
最近出现了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日经指数屡创新高,日经ETF基金也被国内资金爆买,经常出现日内溢价的情况(基金交易价格超过单位净值),如此火爆的行情引发资金一波又一波地接力追捧。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哪里有赚钱效应,资金就会往哪里涌。北交所大涨营造出了赚钱效应,仅一只新股打新的冻结资金就达到了2000亿元以上。所以说,A股市场并不缺钱,缺少的恰恰是赚钱效应。
A股市场应成为中国经济虚实结合的最佳资源配置渠道,通过资本市场的层层筛选,让流动性促进实体经济技术迭代,实现优胜劣汰良性循环。如果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不灵敏了,单靠IPO融资就会勉为其难。我们有必要学习日本央行的做法,营造出资本市场良好的赚钱效应,通过价格发现涌现出更多的优秀公司,让流动性通过资本市场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