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海环交所董事长、GF60专家委员 赖晓明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启动上线,目前全国碳交易的运行框架基本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稳中有升,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高,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碳定价的功能初步显现。
赖晓明认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需要与经济转型、双碳目标相适应,还要克服许多短板和发展障碍。
在今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进一步发展碳市场,完善法律法规政策,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降低碳减排成本,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并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减排和发展的关系,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按照建设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和要求,推动建设健康繁荣的碳市场。”赖晓明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交易以及由此形成的碳市场,是为实现优化减排资源配置、降低减排成本而采用的市场机制。
同时他认为,碳市场建设需要政府和市场同时发力,将政策性和市场性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法律体系,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形成公平高效的碳市场体系。
赖晓明介绍,上海环交所充分借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加强与金融基础设施合作,推动碳金融发展,建设多层次、多产品的碳金融市场,促进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此外,上海环交所作为技术唯一支撑单位,支持浦东新区、福建省三明市成功申报成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
他表示,中国碳市场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为今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体规模较小,市场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赖晓明对下一步工作谈几点建议。
一是抓紧构建和完善顶层设计,筑牢统一碳市场的基础。加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二是深化完善市场功能,切实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引入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确定合理的有偿分配比例,建立配额的一级市场;三是加强统筹协调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际,加快形成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影响市场发展的壁垒,形成分层互补、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碳市场。四是深入研究国际碳市场、碳关税等政策影响和相关经验。积极应对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新格局,主动参与全球减排市场的标准制定、机制建设和市场连通,提升中国碳定价对国际减排市场的话语权。
“碳市场的减排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协同发力。”赖晓明认为,市场机制是在政策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政府要为市场功能发挥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