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 武汉报道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提档升级成为各地需要突破的重点。
11月19日,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业互联网)湖北分中心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暨“百城千园行”平行会议上揭牌。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罗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湖北分中心是国内首个面向商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主要为食品、家电、纺织、医药等行业服务。
“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消费行业的结合,湖北分中心将推动整个消费品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型升级。”罗松进一步表示,当前湖北省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果。
据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俊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通信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38.2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3.5%;累计建成5G基站11.8万个,10G-PON及以上端口87.2万个;全省17个市州全部达到千兆城市的标准,双千兆的网络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指出,虽说我国各地工业互联网在政策等支撑下加速发展,但对比来看,整体仍处于落后阶段。例如,工业数字化渗透率只有美国的2/3,德国的1/2,主要是因为数字化产业基础较薄弱,譬如高端软件、底层技术支撑等。
而发展解析标识体系将是赋能工业互联网的手段之一。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介绍,标识类似于身份证,对物理世界,即机器、产品、算法、工艺等附上条形码或二维码等标识;有了标识后才能通过解析系统进行互联互通;进而对产品进行定位及信息查询;最重要的是标识解析系统是数据的入口,通过信息数据的流转为应用创造条件。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从无到有,标识注册量突破了4000亿个,接入的二级节点数量达326个,实现了全国超44个行业,超32万家企业节点的覆盖,主动标识载体已经部署超2500枚。
其中,湖北已逐步形成以武汉为核心,宜昌、襄阳、荆州等地点状分布的“一点多核”标识解析体系发展格局。截至今年10月,武汉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34个,累计标识注册量达到170亿,三年增长50倍;累计标识解析量134亿次,累计接入企业节点1.5万家,是去年同期的2.3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企业向记者表示,当前标识解析系统的应用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主要是企业的主动性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一方面,企业通常有一套比较简单的标识,换成统一标识需要一定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若换成统一的标识解析系统,还要做好信息化、数字化的配套设施,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额外的成本支出。”企业方指出。
为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湖北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工业互联网节点建设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此外,湖北省还启动标识贯通行动计划,推动标识解析应用覆盖“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51020”现代产业集群。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还表示,当前,标识解析体系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应促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推广。不仅要向深层次拓展,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还要加强标识解析体系与工业企业信息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软硬件的适配度。